<
y4h7小说网 > > 娶了旺夫小夫郎之后 > 第128章
    “没事,那我先回去了。”李满打了声招呼之后转头回去,能看出来,他的左脚走起路来不太稳当。

    这时候张杏花忽然从屋里出来了,叫住了他道:“满小子,你且等等。”

    李满抬头,看向张杏花,嘴上没说话,在眼里仿佛在问怎么了?

    张杏花想起前不久宋声说的话,如今这土窖也建好了,就准备开烧了,人手确实有些不太够用。

    而且每次一烧炭,家里的儿子孙子都累得不轻,熬夜的熬夜,卖力气的卖力气。

    她走到李满跟前说道:“满小子,我们家新建了个土窖,烧炭有些人手不够,你看你愿意来帮忙不?三郎说你要是来就给你开工钱,每烧一次炭,给三十文,你看咋样?”

    李满一听,心里高兴的说不出话来。

    他平日里上山砍柴,一天最多也才卖十七文钱。而且这砍柴还是个力气活,山上的树可不是那么好砍的。

    如果遇到恶劣的天气,下雨下雪了,那就什么都干不了了。

    他喉结动了动,有些不敢相信道:“婶子,真的吗?”

    “自然是真的,上次你来我们家卖柴的时候,我们家三郎就看中你了,特地跟我说了这事。你要是愿意,明天就来上工,中午管一顿饭,你看能行的话,明天一早你就过来。”

    “当然能行!”李满语速很快的答应了,生怕晚一点人家就反悔了。

    他最近脚有些受伤了,没法上山打猎,而且冰天雪地的,山里的小动物都躲起来了,也打不着什么东西。

    每年冬天都是他最难捱的时候,今年尤其的冷,更难熬了。

    没想到今年却有人愿意帮他一把,在这个凛冽的寒冬,李满头一次感受到不一样的温暖。

    婶子说的是三郎,应该就是第一次卖柴的时候给他结账的那个人吧?

    看起来好像是个书生,想到宋家好像只有一个读书人,那人应该就是村里有名的宋声吧。

    听说他考了几次秀才都没考上,如此心善之人,老天不该为难他,李满心里默默的想着,祝他下次能考上。

    宋声晚上下学回到家,陆清已经把饭做好了。

    如今在城里租了房子,他就不用在每日下学之后,脚步匆匆的走上三个多小时的路,冻得冷飕飕的回家了。

    中午吃的丰盛,而且晚上只有他们两人,陆清简单做了一顿。

    把中午剩下的肉切成丝状炒了一下,然后下了两碗面条,把肉放进去又加了几根白菜,做了两碗白菜肉面条。

    “相公,今天上学可还顺利?快洗手吃饭吧。”

    宋声把挎包取下来放在一旁,起身拿着木盆,到后灶里舀了一点热水,一边洗手一边道:“顺利着呢。爹呢?回去了?”

    陆清点点头,从锅里盛了一碗面条出来端给他。

    “爹说家里还有活要做,中午吃完饭没多久就回去了。”

    第048章 第 48 章(捉虫)

    陆清给两人每人盛了一碗面条, 就在灶房里吃了。

    陆清想起板车上还拉了十斤的炭,说道:“相公,今天拉来的炭, 爹给装起来放在卧房了。”

    宋声闻言道:“怎么放到卧房里去了?”

    “这个是银骨炭,放别的地方不放心, 还是放在卧房里好。”

    宋声无言以对, 好像也是这么个理儿。

    虽然百姓如今安居乐业,但也经常有宵小之徒,还是要谨慎些为好。

    “那就放卧房吧,等后天旬休的时候, 我就去给县令大人送过去。”

    一顿饭吃完, 宋声没等多大会儿就又去学堂了。

    等他走了之后, 陆清就在家里做针线活,累了就出去走走, 熟悉一下周围的环境。

    两天的时间过得很快, 转眼便到了旬休这日。

    两人不是在宋家, 早上晚起一点也没事儿。

    看时辰差不多了,陆清起来去了灶房,准备开始做早饭。

    宋声不多时也起来了,他穿戴好衣服之后,去到灶房给陆清烧火。

    “今天早上准备吃什么?”

    “醋溜白菜,再炒个鸡蛋, 熬个萝卜汤, 相公有什么别的想吃的吗?”陆清应道。

    “你做什么饭都好吃, 就这些吧, 我不挑。”

    相公爱吃他做的饭,陆清高兴。

    看等会儿要做萝卜汤的萝卜还没洗, 宋声往澡堂里放了几根木柴让火烧着,端起旁边的盆儿就去洗萝卜去了。

    “相公,这些活你不用做,等会儿放着我来就行。”

    “你做和我做不都一样吗?咱们不分彼此,我也想帮你分担一些活。”

    宋声眼睛里是满满的真诚,陆清拒绝的话说不出来了。

    他知道这是相公心疼他,旁人求都求不来呢。

    一顿早饭过后,宋声背上背篓,里面是装的十斤银骨炭,准备去县令府上送炭。

    县令府上在东大街,距离他们这有半个时辰的路程。

    宋声出发之前陆清问道:“相公,中午还给你留饭吗?”

    “留吧,我中午回来吃。”

    宋声没打算张扬的去县令府上,虽然这银骨炭对于县令大人一家不算什么稀罕东西,但在他们这些小人物眼里,这东西还是挺珍贵的,要是闹得太张扬,让旁人都知晓了不太好。

    难免有些看他不顺眼的人会说三道四,说什么巴结县令之类的,所以宋声并不打算进去,把东西给到,话也带到就可以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