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
y4h7小说网 > > 大景巡夜人 > 第414章
    白色的光照下来。

    宫百户愣神半晌,他忽然皱眉。

    老田是谁?

    好似一个陌生男子的名字。

    他为何会叫一个陌生男子?

    宫战微微蹙眉有些想不明白。

    但随即他也无暇多想,一只手从旁伸来,扯了扯他的衣角。

    “小姑姑好没规矩!”

    相貌平平,右眼下一粒小痣的女孩皱眉。

    两条小细眉毛蹙成尖酸八字。

    她没意识到,自己这晚辈凭什么训斥长辈。

    继续道:“现在江南女孩都要裹脚,能裹脚是我们的福分。”

    “裹一双漂亮的脚,以后才好嫁个好人家。”

    说道嫁个好人家时,眼下有痣的小姑娘眼中闪过不符年龄的光彩。

    她很有志向,也欲说服别人认同她的志向。

    宫战张嘴想骂,但嘴巴却好像不受自己控制开口道:“可是好疼啊!”

    “太疼了,以后连走路也怪模怪样。”

    “我不想嫁什么好人家,我只想自由自在的走路。”

    宫战嘴巴开合,用同样稚嫩的女童声音说道。

    听了他的回应,眼下有痣那女孩露出十分厌恶神情。

    “父兄命令听着受着就是,难道同胞骨肉他们会害我们吗?”

    宫战还没从这莫名的对话中回神。

    门吱呀一声响。

    一个妇人满脸讨好,领着一个叼烟杆的婆子进来。

    “夏婶,里边就是我的闺女和小姑子。”

    “裹脚一事,就劳烦您了。”

    宫战抬眼去看,只见那叼着烟杆的老婆子神情冷淡收了妇人递的银子。

    “这两丫头都那么大了,有些费事,不过……就看我的吧!”

    这老婆子说着,提来一只箱子。

    箱中满是腥气。

    第333章 裹小脚

    夏婶现在是专门为人裹脚的。

    江南时兴三寸小脚。

    虽朝廷禁止,但民间屡禁不止。

    甚至有不管丑俊,脚小就是好女人的说法。

    于是便催生了夏婶,这样的职业裹脚人。

    夏婶原本是个稳婆。

    俗语道:收生有年,五更半夜,不得安眠。手高惯走深宅院,几辈流传。

    稳婆虽名收生婆,专门替人接生,但走惯深宅大院,也常干些替情女传信,甚至偷偷打胎的事情。

    不过也因这样的经历,夏婶比寻常妇人多了些远见。

    眼看江南裹脚风气再兴,她果断转了行当。

    原本接生的小药箱,摇身一变成了裹脚箱子。

    她本身是稳婆,见惯了血污。

    也有点医学常识,会自己配些止血止疼的药粉。

    因而是十里八乡,最有口碑的裹脚婆子。

    她在鞋底磕了磕烟锅袋,随手把银钱塞进荷包,就走上前来:“先让我看看脚!”

    一边说着,她一边打开小箱子。

    这口箱是她家传的,上好木料,里头分作小格。

    原本装着收生活人的小银剪子等。

    但裹脚不需那些,夏婶就全给卖了,置换成针线、碎瓷、白棉裹脚布等。

    许是用的时间长了,箱子里总带着点血腥味。

    听了夏婶的命令,领她进来的妇人急忙配合。

    叫两个坐在木床上的女孩露出脚来。

    当娘和当嫂子心境不一样,裹脚这样的好事,就想先紧着自家闺女。

    妇人撩开右眼下有痣那女孩的裙子,叫她褪了鞋袜。

    “这是我女儿,阿芸,今年八岁。”

    女孩的脚板露出来,夏婶就皱紧眉,没好气地翻了个白眼:“才八岁怎生得这样一双大脚板?”

    “这脚码比得上人家十多岁的了。”

    夏婶干这行,很清楚这女孩的脚不好弄。

    天生一副大脚板,怎么裹也不好看。

    她的尖酸让妇人和那个叫阿芸的女孩,同时露出焦急又难堪的神色。

    妇人讨好的讪笑,眼底都是哀求:“求夏婶上心些,替我女儿裹好看点。”

    那夏婶嘴里还叼着烟锅袋,没好气道:“另一个呢?”

    她看向坐在床上神情紧张的另一个女孩。

    “这是我的小姑子,今年十岁。”

    宫战人偶一样困在这小女孩的身体里,被自称他嫂子的妇人撩开裙子,褪了鞋袜。

    一双脚像是商品一样,被人打量。

    他现在虽然迷迷糊糊,但还是从心中生出一股羞恼。

    只是受困在这小女孩的身体里,什么也干不成。

    身不由己地张嘴哀求道:“嫂子,我不裹,我害怕!”

    话未说完,她嫂子便温言劝道:“莫要胡说,能裹脚是天大的福分。”

    “可是,以后连路也走不成了。”小女孩怯生生地担忧着。

    “能嫁入高门大户,哪里还需要自己走路,以后什么活都不必自己干了。”

    妇人说着这些时,眼里有憧憬的光。

    她虽偏心自家女儿,却也是心疼这个从小没娘的小姑子的。

    轻轻在她头上摸了一下:“阿玉乖,这是福分。”

    名叫阿玉的女孩还想说些什么,被早已不耐烦的夏婶打断:“行了行了。”

    “她一个小孩子懂什么?等她嫁得好,享了福,自然会念着兄嫂的情。”